当前位置: yb体育官方-yabo亚博88 > 热点专题 > 机关党建 >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
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严庆
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自发形成——需要培养、建构
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,我们一出生便处在不同的共同体组合中,其中家庭共同体、族类共同体、国家共同体是最为基本的组合。家庭共同体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港湾,家庭共同体是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,人们对于家庭共同体的认同是自然形成的。同理,我们对所处族类共同体的认同,相当于是对家庭认同的延伸和拓展,或者说人们的族类群体认同也基本是自然形成的。但对于超越家庭、族类群体的国家共同体而言,对其的认同是难以自发形成的,需要培养、引导、建构。将国家认同摆在第一位需要理性认知,有时甚至需要克服国家共同体与族类共同体、家庭共同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。
培养、引导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存在3个路径:其一,教育引导路径,也就是通过施教者有目的告知、教导,让受教者接收、接受教育传导的内容、价值与导向,比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干部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等形式;其二,实践生成路径,也就是通过一定的行动,让行动参与者体验、感悟、生成共同体意识,比如各民族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、共同抵御自然灾害、共同参与对口支援项目等;其三,氛围营造感染路径,也就是通过营造“铸牢”的社会舆论,通过掀起“铸牢”的社会风尚,让每个人感受其中,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,比如举办各种会议、加强各种宣传,创设全社会“铸牢”的条件与氛围等。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本职——做好主责主业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,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,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。“三个归属”强调的是“yb体育官方 是谁?”政治、社会、文化三个层面的归属感让“我们”成为一个不同于“美利坚民族”“大和民族”的群体——“中华民族”。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,是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、中国共产党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。“五个认同”强调的是“我们认同什么、珍爱什么”,我们听谁的话、跟谁走,走什么样的路。“五个认同”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纽带,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。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,是增强国家意识、公民意识、法治意识。“三个意识”强调“我们做谁”,增强“三个意识”才能做好国民、好公民,做守法的好的社会成员。
应该说,我们的本职工作、主责主业都与“三个归属”“五个认同”“三个意识”紧密相关。例如,一个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能够精心、耐心、细心地为各族群众服务,赢得群众的赞许,赢得群众对我们的党和政府的认同,就是在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就是在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。于此,我们要做而知之,知而明之。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的综合示范——好干部、好典型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点、基点、难点都在基层,对于各民族群众而言,大家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、基层的民生福祉是否不断增量。
在基层,除了开展各种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,更要注意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格化个体的榜样效应、感染效应、教育引导效应。
懂群众心理、懂群众语言、懂沟通技巧、会化解矛盾、会调处纠纷、会主动服务、会宣传发动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好干部,身边的道德模范、感动中国人物、最美人物、时代楷模、榜样少年等均是“三个归属”“五个认同”“三个意识”相关要素的人格化个体,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“个体样本”。基层群众通过感受身边好干部、好典型带来的温暖、关爱与正能量,来感受他们所负载的、所映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,进而通过认同、赞许、学习好干部和好典型而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相比于说教,人们更容易模仿身边活生生的榜样。